碳化矽(SiC)作為第三代半導體的核心材料,憑藉其優異的物理和電特性,正在深刻改變多個領域。下表總結了其主要應用和優勢,方便快速概覽:
應用領域 主要應用情境 碳化矽(SiC)的優勢 相關技術/產品實例
新能源汽車 主驅動逆變器、車載充電器(OBC)、DC-DC轉換器 提高效率、增加續駛里程(據稱可增加 6%8)、減少系統重量和體積 混合 SiC 模組1、SiC
MOETSF
充電逆變器、儲能轉換器(PCS) 提高光電轉換效率(據稱 SiC 二極體比矽基系統可提高 1.5% 至 2%6)、降低系統損耗、提高功率密度 SiC 二極管6、SiC MOSFET
工業電源及資料中心 耗電源供應器、電信電源、不間斷電源供應器(UPS)
5G通訊和射頻元件射頻功率放大器、濾波器等半絕緣碳化矽基射頻半導體裝置,具有優異的高頻、高溫和高功率性能。
智慧型穿戴裝置和AR/光波導:用於AR眼鏡和超薄鏡片的衍射波導。高折射率、高硬度和高熱導率可實現寬視野、全彩成像,消除光學偽影,並有助於實現裝置薄型化、輕量化(例如,厚度僅為0.55毫米的AR鏡片)和降低成本(預計未來基板成本將大幅下降)。由12吋碳化矽錠製成的高純度半絕緣基板和超薄碳化矽衍射波導。
軌道運輸與智慧電網:牽引變流器、電力電子變壓器(PET)、高壓直流輸電。高耐壓、低損耗提升系統效率與可靠性。
碳化矽元件的主要類型
碳化矽主要用於半導體工業製造下列裝置,這些元件是上述應用的基礎:
碳化矽 MOSFET(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):特別適用於高頻、高壓、高效率應用,例如新能源汽車的主逆變器。目前的技術已實現低導通電阻(例如,揚傑科技第三代 SiC MOS 平台的導通電阻低於 3.33mΩ.cm²³)和高溫工作(例如,英飛凌的 CoolSiC™ MOSFET G2 系列可在 175°C 的正常工作溫度和 200°C 的過載條件下工作)。
碳化矽二極體(主要是肖特基勢壘二極體 (SBD)):幾乎沒有反向恢復電流,特別適合高頻開關應用,例如光伏逆變器和車載充電器,可顯著降低開關損耗。
碳化矽模組:將多個碳化矽晶片(如MOSFET、二極體等)整合封裝,形成功率模組。例如,用於新能源汽車的主驅動模組,具有功率密度更高、可靠性更高等優勢。
🔧 碳化矽的核心優勢
碳化矽之所以能帶來這些革命,源自於其卓越的材料特性:
高擊穿場強:這使得碳化矽元件能夠在更高的電壓下工作,使其適用於高壓應用。
高導熱性:有利於散熱,使設備能夠在更高的溫度下運行,並簡化冷卻系統。
高電子飽和漂移速度:使SiC元件能夠在更高的頻率下工作,從而減少系統中被動元件(如電感器和電容器)的尺寸和重量。
寬頻隙:為SiC裝置提供優異的高溫穩定性和抗輻射性能。
🌐 SiC產業發展現狀
SiC 行業正在經歷快速成長和擴張:
持續的市場成長:預計到2030年,SiC功率元件市場規模將超過103億美元,未來五年的複合年增長率(CAGR)將超過20%。
技術升級:晶圓尺寸正從主流的6吋向8吋(可降低單位成本30%以上)和12吋晶圓發展。
產業鏈逐步完善:國內企業在基板、外延、裝置設計、製造、模組封裝等方面積極佈局和進步。
成本趨勢:隨著材料品質的提高、晶圓尺寸的增加、製造流程的增強以及產業規模的擴大,碳化矽元件的成本正在逐步下降,為其在更廣泛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基礎。
💎 摘要
碳化矽半導體憑藉其優異的物理和電氣性能,正成為新能源汽車、再生能源、工業電源、5G通訊以及消費性電子等領域創新升級的關鍵驅動力。雖然目前碳化矽元件(尤其是MOSFET)的製造成本較高、製程要求嚴格,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、產業的持續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,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,其應用前景廣闊。